时间:2023-05-25 18:05:35 | 浏览:64
海底捞还捞得动吗?
3月24日,港股海底捞(06862.HK)涨超9%。
但在业绩方面,海底捞23日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21年海底捞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3.7%,亏损41.6亿元,低于之前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公告中最高预估亏损上限的45亿元。
与此同时,2021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业421家餐厅,关闭276家餐厅,其中16家因租约到期等原因关闭。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全球共有门店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国内地,114家位于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其他11个国家。
不可否认的是,门店扩张是近些年来海底捞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2017年至2020年,海底捞门店净增数量分别为97家、193家、302家和530家。其中,在疫情暴发的2020年,海底捞创下历史开店之最,一度被视作“抄底”之举。但后续的经营实况表明,大规模开店的策略已经不太适用于被疫情反复冲击的火锅业。
对于海底捞而言,2021年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时有反弹,民众生活仍受到较大影响。尽管各地政府的防控能力提高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推广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但全球消费者信心较疫情前明显下降,未来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基于餐厅总体经营情况,海底捞在去年11月推出了“啄木鸟计划”,截至2021年底,已有260家海底捞餐厅在“啄木鸟计划”下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海底捞表示,从2022年以来的经营状况来看,海底捞“啄木鸟计划”效果正在显现,翻台率数据改善。
内部调整+疫情影响拖累了其业绩,火锅界的顶流海底捞也开启了一系列自救模式,包括推出多元化子品牌等。
当然,企业的自救深度调整也还需要时间观察。长期来看,海底捞还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疫情之下,餐饮生意仍普遍不好做。在面临火锅行业严重内卷与其整体增速放缓的处境之下,或许下沉门店与下沉价格,争取更多的中低端市场份额不失为一条出路。
火锅的可复制性强,受众广,更容易在下沉市场中存活。“到三四线城市去”,也是这些年来海底捞的战略布局之一。
在海底捞此前的疯狂开店操作中,其“下沉”的趋势就表现明显了。数据显示,海底捞2018、2019、2020年三线以下城市的增速分别为122.5%、71%、40.9%。截至2021年,来自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已经占据中国大陆门店总数逾八成。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增长尤其可观,整体门店数居于第一位。
下沉的好处也很明显,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缓解整个海底捞的租金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冲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
此外,在一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饱和度更高的情况下,下沉市场可以大幅抬高海底捞的未来的增长天花板。
这里有更广阔的消费人群。综合国家统计局与国泰君安证券研报的有关数据,除去一二线城市的3.9亿人,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的人口规模将近10亿。下沉市场不仅人口基数大,且消费能力也在逐年提升。
三四线城市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看看从下沉市场中逆袭的蜜雪冰城、正新鸡排就知道了。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10月,蜜雪冰城的门店突破2万家,其开店速度成为茶饮界的“神话”;截至2020年6月,正新鸡排的全球门店数也有2.2万家,远超肯德基、麦当劳门店数量之和。
在很多餐饮品牌还在一线城市“打架拼杀”的时候,这些诞生于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的餐饮品牌却活得无比滋润。
除了人口众多,很多三四线城市因为生活节奏慢,没有一线城市那么大竞争压力,所以城市性格也更倾向于及时行乐,这里的百姓认为享受生活,比如何让钱生钱更重要,这就导致不少城市的消费力水平并不低,大家愿意为吃到好吃的花钱、花时间。
加上“逃离北上广”的趋势,不少一线城市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创业,已经有了“大牌消费习惯”的他们,在发现自己生活的小县城里有也开始有了海底捞等大牌门店后,自然也会有想去消费的心。可见,这些城市的消费力并不弱,也为很多品牌餐饮企业发展带了机会。
在一线城市的发展已然看到天花板的处境之下,开拓三四线市场已成为海底捞的必然选择。
但大品牌企业下沉三四线城市,效果也不一定那么好。企业在下沉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强龙难压地头蛇”的情况,毕竟很多本土品牌经营多年,其地位难以被撼动。
其次,高企的价格仍也是一道坎。海底捞在下沉市场后,不少投资人和机构看空这一做法,原因就在于一线城市海底捞的价格偏高,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大部分消费者并不会太买账。
消费者对于价格总是敏感的。
在价格上,海底捞的价格提升空间十分有限。2020年4月,海底捞开始涨价。当时有消费者晒出小票称,海底捞在开放堂食后价格大幅上涨6%。这波逆势涨价在用户中引来争议,当时海底捞的回复是,涨价是因为疫情关系,但消费者们对此并不买账,更将海底捞骂上了热搜。
涨价后没多久,迫于市场压力,海底捞是又道歉又降价。其称,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并表示“所有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众所周知,海底捞的“贵”更多是“贵”在了服务上。但在疫情之下,堂食减少,外卖增多,海底捞的服务优势不再。与此同时,已经有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追求性价比,不再买账海底捞服务了,很多人认为花巨多钱就只为了享受个吃火锅的服务不值得。
可见,要想重新俘获消费者的心,在性价比方面,海底捞还可以再实惠一些。
《2021—2022中国火锅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从人均消费来看,一线城市火锅人均消费高达94.0元;新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火锅人均消费较为接近,在70元左右;其他城市人均不足60元。
从客单价来看,90元以下的火锅是主流;12.6%的火锅店客单价在90-120元之间;客单价在120元以上的“高端”火锅占4.5%。
这种情况下,也有不少餐饮企业通以价换量,降本增效来增加营收。而海底捞随便吃一顿的人均价格就在100元以上,想要留住更多消费者,获取新流量,降价可能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同时,降价也能更好地发力下沉市场,巩固一二线城市的基本面,盘活和做大存量市场。
入局门槛低的火锅业,在资本的助推之下是一年比一年火热。随着火锅品牌的猛烈扩张,竞争也逐渐白热化。2021年,火锅企业成立数量就达到了6.8万家。
《2021—2022中国火锅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火锅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00亿元,2025年预计接近13000亿元。
有调查显示,27.9%的中国消费者每周吃火锅不少于两次,而每个月吃火锅不少于两次的人数占77.0%。显然,火锅餐饮业消费需求人群基数大、消费频率高,这也是让资本纷纷下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杀入赛道,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倒下。尤其是疫情的阴霾里,企业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有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9年成立的火锅餐饮企业倒闭率分别约为50%和30%,有半数左右的火锅餐饮企业活不过5年,约3成的火锅企业在两年内倒闭。
疫情之下,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加速洗牌,海底捞也是“压力山大”。
不过,不论是从品牌认知度、现金流还是从门店布局上,海底捞的自身优势在整体行业清整洗牌之下也比较有利。
从海底捞这波关店不裁员的操作中来看,说明其目前现金流仍较充足。
如果之后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其将有望进一步抢夺市场规模和份额,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但如果疫情还将持续,通过什么方式熬过凛冬,如何止血造血续命下去将是海底捞一直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本文源自格隆汇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棉花籽的后花园本文既有肉类供应商,又有蘸料、小吃、调料供应商,先点赞收藏慢慢看。第一家:千味央厨他家专门跟各大餐饮连锁店、酒店、团体食堂合作的。最出名的是它家的肯德基和永和的安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