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02:26:57 | 浏览:11
被吐槽“只有服务”的海底捞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采写 | 南都周刊记者 詹丹晴编辑 | 杨文瑾
海底捞不只是一家火锅店。与海底捞有关的话题,在网上常常能引发热议。“去海底捞过生日”“如何在海底捞自制锅底” “海底捞是一家美甲店”……在豆瓣“K记M记新品交流”小组里,有关“海底捞”的帖子讨论数量,一度跟肯德基、麦当劳两个主角相当。网友甚至因为海底捞吵了起来。在豆瓣上,有网友质疑:“大胆开麦,海底捞就是营销咖”,在这个热门帖子下,高赞评论却持相反意见。很少有餐饮店能引发如此大的讨论度。但是这个火锅巨舰近来却遇到了危机。近日,海底捞公告称,将在今年年内关停300家左右经营不达预期的门店。自2018年上市以来,海底捞一路狂奔,以每年新增数百家门店的速度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1597家,但是其引以为傲的整体翻台率不断下滑,从2018年的5.2/天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3.3/天。其营收向上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下滑,由巅峰期2019年的23.45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3.09亿元,同比下滑了86.81%。海底捞把这次大规模闭店归因为“错判疫情”、“扩张太快”。从企业内部看,海底捞的战略和管理都出现了问题,从消费者的感知看,海底捞为何也不再是他们吃火锅的第一选择了?
海底捞“只有服务”?第一次一个人去吃海底捞时,许弋在心里不停给自己打气。倒不是因为要一个人孤独地吃火锅,而是她在网上看到,为了不让顾客感觉孤单,海底捞会把一只玩偶放在座位对面。
这个贴心的举动让社恐的许弋感到“尴尬”被成倍放大,好在真的去就餐时,服务员听从了她的请求,没有邀请玩偶入座。海底捞是许弋最喜欢的火锅店,出品卫生、食材新鲜,吃辣锅也不容易拉肚子,但是海底捞并非没有缺点。“太过贴心”常常让她感觉是负担。在海底捞,经过小料台、走在过道、推开厕所门时,常常会有服务员跟她微笑地打招呼,他们总是分外热情,生怕冷落了她的任何需求。许弋把菜端起来,立马就会有服务员上前询问,要不要帮忙下菜。如果没有拒绝,几盘菜就会立刻哐哐哐地被放进锅里。所以,许弋后来学会了把“不用,我自己来”提前储存在语言输出系统里。而且,服务员总时不时上前询问,要不要热毛巾。许弋和朋友的聊天常常会因此被打断。对待如此贴心的海底捞,有网友在网上吐槽:在海底捞,一小时吃火锅,半小时在说“谢谢”。不过,这种贴心也有好处。当许弋不想给父母准备生日庆典,她也可以放心地把这一切交给服务员,他们会举着嵌有“生日快乐”大字的led灯牌,放着生日歌,端着小蛋糕。当许弋一个人就餐时,他们会贴心地提醒她不要点太多,并为她送上“小兔子”酸奶甜品。
让顾客感受到无微不至服务的另一面,是海底捞员工高强度的付出。林晓曾在海底捞上海一家门店负责美甲工作,她告诉记者,海底捞要求员工能有多热情就要多热情,要眼快手快思维快,要心细,要多和顾客沟通,要尽可能地满足顾客所需,“不要有客户投诉,海底捞最怕的就是投诉。”跟林晓一块美甲的同事,就曾因为顾客的投诉,当场被调离岗位。顾客们的需求有时难以琢磨。有次,林晓遇到一个老太太,当时天气冷,她担心老太太会着凉,就询问要不要给她一个披肩,结果却被白了一眼。等到开始美甲,老太太又念叨,“风太大,都给我吹感冒了。”林晓连忙给她披上披肩。后来林晓发现老太太得了灰指甲,不宜美甲,老太太却气冲冲地要投诉。
一些海底捞门店推出了免费美甲服务。没能在海底捞坚持到2个月,林晓就选择了离职。平日里林晓上班还能轮岗休息,周五到周六几乎是一刻都停不下来,经常憋尿憋到肚子疼。除了林晓以外,不止一位门店员工告诉记者,海底捞员工离职率高,流动性很强。但是,擅于“服务”的海底捞也给了林晓成长。在那里,林晓学会了“高度微笑服务”,她说,“遇到各种无理奇葩的顾客时,我都知道怎么去处理和沟通,都能化解自己心里所有的‘炸毛’,然后面带微笑跟热情去服务好面前的客户。”她坦承这一点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帮助很大。
“海底捞,我要新鲜感”很多去吃海底捞的人,起初还是被它无微不至的服务俘获。“刚开始吃海底捞是觉得服务态度好,那时候真觉得海底捞是火锅界的天花板。”回忆起2018年1月初次到海底捞就餐的情景,李坤说。
李坤是海底捞最高级别的会员——黑海会员。这意味着,他曾经在12个月内在海底捞累计消费至少约10000元。在李坤心里,海底捞有很多优点:大学生享有69折、88折优惠,不打折时两人正常消费两三百块,与其他火锅店相差无几;小吃水果任意吃,食材干净卫生;会员体系比较完善:每次消费积攒的捞币兑换菜品、代金券;有时候海底捞还会赠送一两道菜,甚至免单。每次去海底捞,李坤都会点小酥肉、腰花和沙棘锅底,他发现,也没有太多更好的选择了。“海底捞的菜品一般般,基本上不怎么变,菜品少,不如一些川渝火锅店丰富或新鲜。”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端火锅店出现,海底捞不再是李坤心中的火锅天花板。
“无火锅不欢”的郭怡原本也是海底捞的忠实粉丝,但是吃了很多次海底捞之后,海底捞不再具有新鲜感。“菜品没有什么创新,分店的服务质量不稳定。很多菜品只是原有的东西玩花样而已,没有什么太新鲜的做法。”郭怡曾特地带父母一起去海底捞就餐,其父母却吃得一脸尴尬,他们的味蕾始终没办法被海底捞的菜单收服。在豆瓣“大胆开麦,海底捞就是营销咖”的讨论帖下,网友的吐槽集中在海底捞的口味上,多个网友指出,“海底捞只有番茄锅好吃”、“不能说不好吃,没有什么特色,味道不如重庆老火锅”、“就是普通!你去全国任何一家店都是一个味!大概就是火锅界的肯德基。”对此,海底捞执行董事、首席战略官周兆呈告诉南都周刊记者,海底捞的菜单是在不断精进和动态升级的,有新品也有原有产品的升级。海底捞新品在上市前,会有提报、筛选、品鉴等多道流程把关。2020年,海底捞上新超过200种新菜品、饮品及零食,2022年将进一步优化产品上新节奏,形成季节性上新节点。周兆呈进一步补充道,未来,在产品创新方面,海底捞将通过一体化整合采研销,改善产品品质,发力爆款打造。包括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产品研发推广与消费体验的链接;建立四大品类产品的项目团队,计划引入食品科学专家、米其林厨师等专业人才,增加产品技术附加值,专业化改善产品品质,源头上提升食安系数;以爆款打造为目标,根据全国性、区域性、季节性加强新品研发和推广,打造海底捞的美食名片。
犯错还会被原谅吗?家附近的海底捞最近关了,胡冰冰觉得挺可惜的。她是海底捞的资深粉丝,选择海底捞的理由既不是服务也不是口味,而是卫生。她告诉记者,“海底捞的最特别之处我觉得是:吃着放心,至少不会担心有什么不新鲜的食材或者出现锅底反复使用的情况。”
然而,海底捞也曾陷入过食品安全危机。2017年8月,海底捞被爆出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后厨老鼠乱窜、把扫帚和抹布放在洗碗池里清洗等问题。不过,事件发生后,海底捞第一时间承认错误,并表示将采取多举措整改,同时把主要责任揽在公司董事会身上,让涉事门店员工无需恐慌。海底捞的这次发声避免了危机继续发酵,不少网友表示选择相信海底捞,并呼吁海底捞到各个城市开店。此后,海底捞再也没有爆出类似后厨不卫生这类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过距离让顾客真正放心还有一些路要走。就在今年11月1日晚,#海底捞豆花过期被罚款2万#冲上微博热搜榜榜首。处罚文书显示,执法人员在现场抽查时,在海底捞厨房配菜区的出菜机中查见1盒过期“捞派豆花”,上述过期食品未标明不再使用。此前,2020年7月,有顾客在海底捞济南连城广场店的乌鸡卷中吃出了硬质塑料片,海底捞随后道歉称,是因为工厂在灌装环节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标签掉落到产品中。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周兆呈告诉记者,海底捞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对食安问题零容忍,如何把控问题,降低甚至防范管理风险,也是海底捞长期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们也知道食品安全的工作一定是具有多重挑战的。海底捞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审核和新品风险评估原则,并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按照检测计划进行食材抽检,仅第三方检测,海底捞年投入便达到近1000万元。”
顾客会等海底捞改变吗在海底捞出现问题的同时,其它火锅新秀却在加劲往前冲。今年8月,主打“大刀腰片”的重庆火锅品牌“周师兄”宣布完成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同月,另一个重庆火锅品牌“朝天门”宣布获得亿元pre-A轮融资;2020年8月,九毛九推出火锅品牌“怂”,顾客为了吃上一顿“怂”不惜等位数小时。对此,周兆呈表示,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利好,国内餐饮行业仍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连锁化、品牌化建设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数倍的增长空间。新品牌的不断涌现,有助于整个餐饮行业的繁荣发展,一起推动国内餐饮连锁化、品牌化的发展。海底捞在关店300家的同时,宣布将由执行董事、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全面负责“啄木鸟”计划,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包括海外门店,果断采取措施进行整合。同时,海底捞将着手重建和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餐饮业分析师林岳告诉记者,海底捞的这些举措是一个自我检视的过程,一方面对前期选址失误、翻台率下降等问题进行复盘,找出问题,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时代,先缓一缓做一些沉淀,这些都是创业过程中很有效的方法和文化氛围,这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林岳进一步指出,海底捞服务再怎么创新,也很难再有颠覆性的效益,餐饮始终要回到菜品、环境这些实际要素上来。
但是,消费者愿意等海底捞吗?得知海底捞将要关店300家,再加上所在城市有两家海底捞闭店,胡冰冰有些失落,特地在11月17日晚前往海底捞就餐。当天,她遇到了五六桌人在热闹地过生日。可是一顿下来,她突然明白海底捞为什么不行了。胡冰冰翻了翻菜单,点的菜都是她过去去海底捞会点的菜,没有什么新的选择。胡冰冰说,“以前觉得吃海底捞很稀奇,现在好像很平常,也不用排队,服务也没有以前那么贴心。我觉得海底捞闭店可能原因在于没有什么新意。”市面上的火锅店越来越多,胡冰冰决定以后多去其它火锅店尝尝,但“黑海会员”李坤觉得,无论口味、环境、服务,还是会员体系,海底捞的综合评分最高,往后他还会经常去吃海底捞。(应受访者要求,许弋、林晓、李坤、郭怡、胡冰冰为化名)END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棉花籽的后花园本文既有肉类供应商,又有蘸料、小吃、调料供应商,先点赞收藏慢慢看。第一家:千味央厨他家专门跟各大餐饮连锁店、酒店、团体食堂合作的。最出名的是它家的肯德基和永和的安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