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5 00:59:32 | 浏览:1
(文/童洁 编辑/马媛媛)破釜沉舟的2022年,海底捞终于逃脱了亏损的命运。
近日,海底捞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其收入预计不低于346亿元,相较于2021年全年411亿元减少不超过15.80%。
尽管收入减少,但在利润表现方面,海底捞突然有了底气。其在公告中透露,净利润有望在2022年扭亏为盈,预计2022年全年净利润将不低于13亿元,而2021年同期,海底捞的成绩是净亏损41.61亿元。
得益于业绩的好转,27日二级市场传来好消息。当天开盘海底捞跳空高开,此后股价一路飙升,开盘仅半小时,涨幅近20%。虽然在午盘后海底捞的股价有所回落,但截至收盘,其报价21.9港元/股,单个交易日涨幅13.71%。
高强度“瘦身”
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在新发出的业绩预告中,“啄木鸟计划”对海底捞的业绩起到极大影响。
海底捞认为,2022年,其收入减少和利润增加都与“啄木鸟计划”密切相关。其中,收入减少一方面是受到2022年不可抗因素影响而导致若干餐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及客流量减少,另一方面,按照“啄木鸟计划”,2022年1月至8月期间,海底捞的门店数目较2021年同期减少,收入也随之减少。
利润表现方面,海底捞则表示,2022年“啄木鸟”计划实施之后,海底捞餐厅营运效率得到提高,加上去年6月以来,不可抗因素得到缓解,门店经营表现日渐好转,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利润表现产生正面影响。
除此之外,注销从公开市场及以要约收购方式回购的2026年票据也让海底捞获得了3.29亿元收益。
海底捞的利润滑坡始于2020年,彼时,疫情肆虐,餐饮业饱受冲击,海底捞旗下大部分门店经历了漫长的闭店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却误判疫情会在3个月内结束,喊话要进一步扩张门店。
餐饮行业最为惨淡的2020年,海底捞逆势扩张544家门店,数量超过前两年新增门店数总和。错误的决策给海底捞带来的是致命打击,2020年,遭到快速扩张叠加疫情的双重影响,海底捞经营未达预期,净利润下降超8成。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去年,无奈之下,2021年11月,海底捞宣布启动“啄木鸟计划”,表示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与此同时,由老臣杨利娟全面负责“啄木鸟计划”,关注经营业绩不佳的门店,包括海外门店,一旦发现存在业绩不理想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合,同时着手重建和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
简单来说,“啄木鸟计划”就是一项“瘦身计划”,也是海底捞断臂求生的计划。从此次海底捞发布的业绩预期可以看出,过去一年多的瘦身已然奏效。
研究机构亦对海里捞瘦身计划作出认可,里昂研究报告中指出,若撇除特海国际因素,海底捞盈利为其预期的三倍,相信主要由于关闭表现不佳的店铺,及员工数目下降。招商证券研报中提到,疫情前海底捞单店员工数约为100-120人,目前单店员工人数约为60-80人,人员减少大幅度优化了海底捞的管理费用率。
不过,即便通过高强度的瘦身实现了利润变脸,但就海底捞2022年的成绩而言,仍然难以与疫情前的状态相匹敌。查阅其历年财报可见,2018年,海底捞收入为2022年的一半左右,净利润却达到16.46亿元;2019年,海底捞则录得23.45亿元净利润,同比上一年的增幅高达42.44%。
野心再起
走过至暗时刻,海底捞又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扩张。
在“啄木鸟计划”推行半年多的时候,海底捞看到了财报数据上的变化,这让海底捞有了“收复失地”的念头。去年下半年,海底捞透露,接下来会在适当的时机从“啄木鸟计划”切换至“硬骨头”门店计划。
海底捞计划对此前在“啄木鸟计划”推进过程中被关闭的店铺重新作出评估,综合考虑选址、物业条件、人员配置、经营面积、经营提升潜力等因素,在满足市场条件,保证顾客满意度,不影响现有门店经营表现及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选择符合重新开业条件的“硬骨头”门店。
与此同时,海底捞还在尝试打开新的领域和市场。据悉,做门店堂食的同时,海底捞还期望在外卖业务上有更大的突破。
去年6月,海底捞宣布成立“社区营运事业部”,这是一个专注于堂食服务之外的多元化餐饮服务创新,以外卖、外带业务为核心,通过社群运营、O2O实现线上线下流量整合与转化。
餐饮品牌做外卖业务并不鲜见,甚至对于餐饮品牌而言,近些年来,做好外卖业务一直是不可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但海底捞大力布局外卖业务之后,一个月接下60万单的体量还是超出了外界的想象。
社区营运事业部总经理张赢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海底捞加码外卖业务的原因,他称,疫情期间消费者习惯了家里独有的温馨环境,疫情也增强了亲戚朋友的情感链接等,基于此,今年火锅外送业务还会继续增长。
他继而透露,目前,海底捞已设立约1400个外卖站点,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到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都已覆盖到。今年1月,海底捞外卖销售额同比增长114%,订单量同比增长234%。
不仅如此,在外送业务中,海底捞还开拓了预制菜新市场。观察者网了解到,与快餐以一小时达有所不同,海底捞预制菜采取次日达,产品包括小酥肉、炸鲜奶、奶酪以及番茄锅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里昂在研报中强调,即使内地经济重新开放,但年初至今的复苏之路放慢,是令人忧虑餐饮行业高增长已过的讯号。再考虑到海底捞单店销售增长放缓,里昂决定将海底捞今明两年盈利预测下调各17%,将目标价由27港元降至22.7港元。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棉花籽的后花园本文既有肉类供应商,又有蘸料、小吃、调料供应商,先点赞收藏慢慢看。第一家:千味央厨他家专门跟各大餐饮连锁店、酒店、团体食堂合作的。最出名的是它家的肯德基和永和的安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