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20:25:59 | 浏览:2
海底捞最近动静不小:创始人减持套现15.6亿港元、张勇声称退休并拿十年来选接班人、海底捞涨价又迫于舆论调回去、悄悄推出快餐品牌“十八汆”……
也因此,海底捞屡次登上头条,成为餐饮人热议的话题。
减持是套现离场还是投身公益?选接班人是画大饼还是真交接?涨价和开快餐店是因为经营压力?关于海底捞的问题,就像沸腾的火锅,只有最后捞上来才知道是什么。
总第 2362 期
餐饮老板内参 崇膳 | 文
减持套现引发股价动荡
5月7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股东SP NP Ltd.及LHY NP Ltd.拟以每股33.2港元的价格配售4700万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89%。配售完成后,海底捞控股股东仍为张勇、ZY NP Ltd.、舒萍、SP NP Ltd.及NP United Holding Ltd.。其中,张勇及舒萍共同持股约57.23%;NP United Holding Ltd.持股约34.00%。
根据海底捞年报显示,此次股票配售的卖方SP NP Ltd.以及LHY NP LtdSP NP Ltd. 均为英属维京群岛注册公司,其中SP NP Ltd的全部股权由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人舒萍的家族信托Rose Trus持有,而LHY NP Ltd.的全部股权由海底捞“二把手”施永宏李海燕夫妇持有。
这意味着张勇夫妇及“二把手”一次性套现15.6亿港元。当日,海底捞股价由35.1元下降到34.2元,下跌2.56%。
海底捞的配售计划于5月11日上午9时完成,其中SP NP Ltd.及LHY NP Ltd.所持股份占发行股份的百分比均下降至7.75%。当日海底捞股价为33.950港元,下降-0.44%。
▪ 海底捞配售计划公告截图
野马财经创始人李晓晔认为,张勇已经加入新加坡籍,这次施永宏夫妇和张勇妻子通过家族信托基金套现,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套现离场”。目前,家族信托基金逐渐被一部分富人接受,即使富人被追债、破产、死亡,其资金都会独立存在,能更好地帮助富人规划“财富传承”。
不过官方对于创始团队突然减持的原因的说法是:股东个人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有一些资金上的计划和安排。
据海底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21日,张勇在成都与简阳市签署协议,其将向家乡捐赠一亿元人民币用于医疗卫生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关资金将在下半年全部到位。同时,张勇还有一些其他的公益项目在筹划之中。
推出接班人计划,施永宏等三人除外
在此次配售计划之前的4月27日,海底捞官方发布了一则“领导人才选拔”公告,称计划在未来10-15年,改革内部原有的晋升机制,为公司高级管理团队的远期退休“提前进行人才储备和锻炼”。
张勇通过一封极富个人情感的内部信,解释说自己年龄太老学习步伐恐跟不上,期望找到一位海底捞的“优秀继任者”——爱海底捞、业务熟练、又能洞察人性。
有评论认为,海底捞此次宣布接班人选拔计划有一定的炒作性质,目的是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底捞股价一度下跌10%以上。张勇的接班人计划,理论上从服务员到店长都有可能成为千亿餐饮巨头的新领袖。他们受到了激励,也有利于提振资本市场。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认为,作为湖畔大学黄埔一期学员,张勇的接班人计划跟马校长的接班人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用一场长达十年的接班人计划,再次点燃海底捞人的激情热情,或许是应对财报同店比和净利下滑的挑战。而这一巨大的诱惑,足以改变一个人和一个团队。
有意思的是,张勇在内部信里明确提出,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这个计划,除了执行董事施永宏、首席运营官杨小丽、决策委员苟轶群。公开资料显示,3人均为海底捞创始团队成员。
为什么这三人不能接班?张勇的说法是:“他们三个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唯一的原因就是:太贵了,对未来的董事会来讲,性价比确实不高。”
三人里面最受瞩目的无疑是施永宏。这个被称为“张勇背后的男人”,与妻子李海燕,以及张勇、舒萍夫妇一起创立了海底捞,最初四人股权平分。
海底捞壮大后,张勇先让舒萍和李海燕离开管理层,3年后施永宏“被出局”。“下岗”后的施永宏专注火锅调料生产和研发,成立颐海国际,而海底捞是其第一大客户。
张勇还从施永宏夫妇手中以原始股价买回18%的股份,“象征性地付了点钱”,施永宏夫妇因此降为第二大股东。对此施永宏曾对媒体说:“不同意能怎么办,一直是他说了算。”
涨价风波背后的经营压力
4月上旬,海底捞因为涨价风波一度荣登微博热搜。
有网友发现,同样的一份现炸酥肉,已经从去年7月份的28元涨到了44元,涨幅超过30%。这已经是海底捞自2019年冬天肉价上涨后的第二次涨价了,上次涨价幅度为3%到5%。
海底捞一开始的应对是:承认涨价,给出的原因是疫情影响和成本上升。迫于舆论压力,4月10日,海底捞官微表示,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表示抱歉,并恢复至1月26日门店停业前标准,这才化解了风波。
海底捞涨价的背后,折射的是巨大的经营压力,而这在疫情之前就已经显现。
海底捞2019年业绩公告显示,海底捞面临着成本上涨、翻台率下滑和同店销售增长率负增长的三大隐忧。
海底捞2019年年业绩公告,其原材料及易耗品的成本为112.39亿元,所占收入百分比由2018年的40.9%增长至2019年的42.3%。
海底捞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也由2018年的5降至2019年的4.8。经营毛利率已由2016年的25.1%下降至2018年的21.2%。
海底捞同店销售增长率在一二线城市出现负增长,其中,一线城市下降0.2%,二线城市的下降1.9%。但是,海底捞同店销售增长率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却增长了8.3%。
而2020年的疫情也对海底捞造成了较大损失。1月26日,海底捞宣布中国大陆门店停业,直至3月12日发布恢复营业公告,累计停业46天。
中信建投研报预测,疫情造成海底捞2020年营收损失约50.4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5.8亿元。中金报告称,因为新冠疫情,将海底捞2020年净利润预测下调58%。
而海底捞快速扩张的步伐也因疫情而放缓。有媒体认为,海底捞在一二线城市的单店收入增长已现天花板,只能靠开新店增加整体营收。
年报显示,海底捞2019年门店总数为 768 家,新增302家,增长率为64.81%。这些门店中,2020家分布在二三线城市,还在海外拓展16家门店。可以说,海底捞以64.81%的门店增长速度,获得了56.5%的营收增速。
券商分析认为,海底捞最早在今年三季度才能恢复正常经营。
多元化尝试,未来去向何方?
很显然,想通过单一的火锅品类延续此前的高速增长,已变得困难重重。海底捞在主营火锅品类之外,开始了多元化。
近期海底捞被关注的还有旗下的快餐品牌“十八汆”。其实它早在去年10月就已营业,曾因9.9元的炸酱面和番茄鸡蛋打卤面被媒体报道。在大众点评上,其客单价仅为19.9元。
▪ 十八汆
内参君曾探店“十八汆”,两名女生人均消费25元,可看出其价格亲民、视觉简洁、功能全面、服务体贴,主打效率,极具“性价比”,“复制扩张”意图明确。
不过,低调的“十八汆”面馆餐厅内没有任何海底捞的标识。当初面馆开业的时候,官方也没有进行任何捆绑海底捞信息的宣传工作。
企查查数据显示,“十八汆”的100%持股股东为新派(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系海底捞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有消息称,该项目的顶头负责人就是施永宏。
业界认为,后疫情时代消费下行,低价位的快餐将成为新的风口。餐饮巨头海底捞布局快餐店,自然引来不少同行观摩学习。
另一方面,以火锅底料起家的海底捞子公司颐海国际也在不断开发新品,最近还开发出冲泡拌饭和方便粉丝两款方便速食新品。
早在2017年,颐海国际就推出方便速食产品——自热火锅,热销全网,当年卖出4.4亿,位居全国第一。2019年9月又推出了自热米饭。如今,仅这两款方便速食产品年销达10亿。
颐海国际2019年报显示其全年营收42.83亿元,包括海底捞自热火锅、自热米饭在内的方便速食销售额达9.99亿元,占全年营收的23.30%,同比猛增122.3%,成为其第二大营收板块。
近几年,我国速食食品市场不断扩大,2019年的市场规模为4500亿元,预计2020年方便速食食品市场规模将达4812亿元。而疫情加速了市场的增速,数据显示,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间,自热方便速食食品在热销产品中排名第二,自热米饭的销售同比增长高达257.09%。颐海国际所售的“海底捞”品牌,位于这个赛道的头部。相比较于很多餐饮品牌还在讨论餐饮新零售,颐海国际无疑是走在了前列,而且收获颇丰。
此外,去年3月海底捞斥资2.04亿收购北京优鼎优100%股权,通过后者旗下的“U鼎冒菜”品牌切入快餐品类;去年11月,海底捞又拟收购“汉舍中国菜”和“Hao Noodle”,以此分别进入高中端中式正餐和面食快餐品类;今年3月1日,海底捞又在多个电商平台推出“开饭了”方便菜,拓展到餐饮半成品领域。
*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统筹|周渔 视觉|张劲影
可口可乐邀请餐饮运营专家,于5月14日下午14点,进行免费直播课程分享。三招教您轻松提升客单价,直播期间现金红包,外卖物料及运营大礼包免费领!扫码关注公众号进入直播通道。
商务合作:
栗军 13718277715(同微信)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转载联系:
首席小秘书 neicanmishu(微信号)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棉花籽的后花园本文既有肉类供应商,又有蘸料、小吃、调料供应商,先点赞收藏慢慢看。第一家:千味央厨他家专门跟各大餐饮连锁店、酒店、团体食堂合作的。最出名的是它家的肯德基和永和的安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