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6:45:38 | 浏览:6
记者 | 马越
编辑 | 牙韩翔
与“给外国食客表演川剧变脸”、“黑人小哥拉面”类似的消费场景,可能会成为未来围绕海底捞的又一讨论热点。7月11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公司将考虑分拆并将其海外业务单独上市。
公告表示,公司现正考虑将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的股份进行实物分派方式的分拆,及以介绍上市方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单独上市的可能性。Super Hi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于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地区从事餐饮业务。
海底捞董事会认为,建议分拆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能够让Super Hi及集团其余业务在其各自地域范围内获得更好发展,并在一个独立的上市平台上产生未来的增值收益。
不过截至目前,Super Hi尚未向香港联交所提出Super Hi股份的上市申请,分拆也尚未实现,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发展海外业务,一直是这家火锅餐饮巨头国际化的重要策略。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在全球开设1443家直营餐厅,其中1329家门店位于中国内地,114家门店位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其他海外市场。
新加坡是海底捞出海的第一站,2012年新加坡克拉码头店正式营业,标志着它开启全球化扩张道路。2013年,海底捞美国洛杉矶Arcadia店正式营业;2014年,韩国首尔店正式营业;2015年,海底捞进驻中国台湾、日本市场;2017年,海底捞进入中国香港市场。
与中国内地地区的高速扩张相比,海底捞的海外业务发展似乎并没有高歌猛进。与其2020年底93家门店数量相比,2021年新增的大陆以外门店数量为21家。而从年报数据分析看,海底捞海外业务的占比不算高。
2021年,海底捞在中国内地以外的门店营收为27.22亿元,在餐厅经营所得总收入里占比6.9%;相较于2020年22.26亿元的收入和8.1%的占比,有所下滑。
相比中国内地的门店,海底捞的海外门店有更高的人均消费。2021年中国内地餐厅人均消费为101.2元,而中国内地以外的这一数字达到197.9元。
但同时,海外门店的翻台率却更低。对比2021年中国内地餐厅整体3.0次/天的翻台率,中国内地以外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仅为2.3次/天。
从这家公司的海外业务扩张策略不难看出,其海外门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东亚和北美,而这也是华人较为密集的地区,与中国内地消费者饮食口味接近,有利于火锅餐饮的推广。
而通常来说,相比于中国内地,在海外开店所需的人工以及租金成本会更高,也需要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在疫情变化导致不确定性增加的大环境下,海外市场或许能够给海底捞带来更为稳定的增长可能。
海底捞在过去一两年内因为疫情和决策偏差,境况并不理想。
2021年,海底捞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增长43.7%;亏损41.6亿元,其中由于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
基于餐厅总体经营情况,2021年海底捞决定调整扩张策略,关闭部分餐厅并计划适当减少未来资金投资。2021年11月,海底捞推出“啄木鸟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关停部分门店、持续推进和打磨门店管理体系、重建和加强职能部门以及强调企业文化、完善员工培训等举措。截至2021年底,已有260家海底捞餐厅在“啄木鸟计划”下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同时,全年新开业421家餐厅。
事实上,不少已上市的中国零售与餐饮品牌都逐渐将目光投向海外。
例如于港交所再上市的名创优品也将海外市场作为吸引资本市场的一个亮点。近半年来这家公司已将门店开去了曼哈顿、纽约等地。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2财年第三财季,名创优品总营收达23.4亿元。其中,国内营收为18.2亿元,同比增长1.9%;海外营业收入为5.2亿元,同比增加17.4%。
因而在名创优品此次赴港上市所募资金用途中,除重视在国内下沉市场拓店外,还计划将约15%即1.2亿港元的款项用于升级和扩大国际市场的门店网络。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棉花籽的后花园本文既有肉类供应商,又有蘸料、小吃、调料供应商,先点赞收藏慢慢看。第一家:千味央厨他家专门跟各大餐饮连锁店、酒店、团体食堂合作的。最出名的是它家的肯德基和永和的安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