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6:40:49 | 浏览:35
“两个人如何百元在海底捞吃到饱”“解锁海底捞牛肉粒的100种吃法”“如何自带食材最省的吃海底捞”……这两年,如何在海底捞薅羊毛成为一种流行做法,逼得海底捞不断的出台新规来规避这些羊毛党。
3月14日,#海底捞要求必须点锅底#登顶微博热搜榜。
有网友曝出海底捞已经不能点4个清水锅了,必须点一个锅底。 海底捞全国客服表示,可以在两宫格和四宫格锅里搭配清水锅一起下单,但锅底至少需要点一个口味的,如果全部都选清水锅的话,是无法正常下单的。去年全下清水锅还是允许的,这是今年全国统一的新规定。
关于海底捞的新规,大多数网友都表示理解,网友“神奇的阿咩咩”说:“很难不赞同,人家也要做生意。”还有网友提到,视频里有些消费者只点清水锅,再用海底捞调料调锅底,倒进清水锅里,这样也怪不得海底捞要求必点锅底。
为降低成本,取消美甲、生日祝福等服务项目
前不久海底捞发布公告称,称将禁止顾客自带食材,理由是安全不可控,这意味着以前网上流传的海底捞薅羊毛方法不再管用,同时也废除了海底捞2017年推出的所谓人性化自带菜服务。
海底捞此前就因“牛肉粒变素”“缺斤少两”等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记者还注意到,也有不少网友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吐槽”,表示海底捞不再主动送上小零食等。
在海底捞成本结构中,原材料成本和员工成本是大头。
在原材料成本上,海底捞一方面通过削减品类来降成本,如此前将备受消费者喜爱的牛肉粒,替换为味伴侣;降低小零食供应,不再主动续量等等。另一方面,海底捞也通过变相涨价来降低成本占比,如主动减少餐品分量、甚至缺斤短两等等。
在员工成本上,海底捞也通过削减服务项目,减少员工量。为了降成本,海底捞取消了曾经成为特色的美甲、生日祝福等服务项目,减少单店所需员工数。此外,还以“只发基础工资”甚至进一步降低基础工资等方式,“迫使”员工主动离职,大量在海底捞工作数年的老员工陆续离职。
餐饮大复苏下,海底捞下个核心竞争力为何?
进入2023年,餐饮行业也迎来了大复苏。
据商务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仅春节期间,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27.8%。全国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5.4%,店均消费增长10.8%。
而在整个餐饮赛道上,火锅作为第一大品牌,一直以来备受市场关注。
不过,火锅行业虽然看似规模巨大,但市场竞争却十分激烈。
根据《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我国火锅品类门店数规模也达到了55万家。这也意味着即便是海底捞这样的火锅龙头,市场占有率也并不高,没能掌握行业主导权。
进入2023年,经济复苏大背景下,不少餐饮品牌及背后的资本,也已经开始为扩大市场份额而发力。
比如呷哺呷哺已经启动全面扩张战略,计划年内新开超过240家门店,巴奴火锅则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再开新店,并加大在这些城市的渗透力度。
其实从行业竞争趋势来看,如今的火锅店纷纷都打起了“差异化”的概念。比如呷哺呷哺的“火锅+奶茶”、巴奴的毛肚、捞王的猪肚鸡、七欣天的海鲜、谭鸭血的鸭血,几乎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标签。
一直以来,海底捞最大的标签在于“服务”,不过在用户注意力容易转移的当下,海底捞靠服务至上的运营模式也有可能面临被“反噬”的风险。
毕竟,竞争激烈的当下,消费者已经很难对优质的服务感到稀缺或好奇,甚至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因海底捞的过度服务感到不适应。
当服务不再成为海底捞的独有特色时,在新一轮的行业竞争中,海底捞或许应该思考下一个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都市快报橙柿互动、红星资本局、澎湃新闻、北京商报等责编 | 郑宗敏
编辑:郑宗敏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两个人如何百元在海底捞吃到饱”“解锁海底捞牛肉粒的100种吃法”“如何自带食材最省的吃海底捞”……这两年,如何在海底捞薅羊毛成为一种流行做法,逼得海底捞不断的出台新规来规避这些羊毛党。3月14日,#海底捞要求必须点锅底#登顶微博热搜榜。有
汽车报废一直是众多车主比较关注的,汽车毕竟是工业产品,在使用一定年限之后就容易出现各种小毛病。而我国又有着非常严格的年检规定,如果汽车出现的问题导致无法通过年检,就不能再继续驾驶,只能强制报废。之前我国的年检规定是私家车达到15年的使用期限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