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6:38:25 | 浏览:4
文 |白白
编辑 | 史记新说
疫情那三年,海底捞从火锅界大佬自降咖位干起了卖早餐、盒饭的副业。
而被称为高收入人群的空姐也落了地开始直播带货......面对困难时期的种种挑战,大家都纷纷用上了十八般武艺,只为了活下去。
在1994年,一个技校毕业的闲散人员张勇和自己的同学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里开了一家火锅店,起名叫做海底捞。
当时张勇和同学完全是火锅届的门外汉,连最基本的炒料都是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铲子慢慢地学会的。
但虽然没有很高学历的张勇却非常的有想法、有远见,认为火锅现在大家都做,味道做到极致也就是那样了,所以想要真正地把店做得更好就需要将服务搞上去。
抱着这种思想,张勇开始慢慢的尝试在店里增加各类为顾客着想的贴心服务,从刚开始帮客人拎包、送一些小玩具,再到后来为顾客庆祝生日,只要是顾客想要的,海底捞都能满足。
而这种极致服务,也确实在当时赢得了众多顾客的好评,以及很多的回头客,其中就包括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黄铁鹰。
他就时常到海底捞消费,并且被海底捞这么全套的服务震惊到了,但是同时也非常的赞赏。
所以在对海底捞进行了历时两年的调研和数十次访谈后,专门为海底捞写了一本书,书名叫《海底捞你学不会》。
这本书一经发售就爆火,甚至卖到脱销,而海底捞一夜之间几乎成了所有餐饮界的典范,也成功坐上了中国第一大火锅品牌的宝座。
之后海底捞凭借着品牌的优势,以及贴心的服务,慢慢地开遍了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位国人都知道海底捞的名头,尤其是在2019年,有数据显示海底捞一年的盈利高达265亿元,净利润23亿元。
而这优秀的成绩,让创始人张勇决定再将海底捞的摊子铺得更大一点,所以在当年4月海底捞做出了以扩店谋发展的决定。
但是在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阻碍了所有餐饮业发展的脚步,而海底捞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多家门店都收入惨淡,只能选择暂时停业,甚至有些门店直接放弃了。
不过,张勇经过研判,认为在2021年疫情就会结束,所以他想要借此机会让海底捞再创辉煌,于是2020年,海底捞又开了500家门店,2021年,又新开了300家门店。
有数据显示,海底捞从2017年到2021年上半年的门店数量从273家跃升至1597家,这疯狂地扩张就代表着海底捞对未来经济局势向好的信心。
但是没想到张勇以为要结束的疫情并没有结束,并且还越演越烈,而那些新开的门店,本以为会为海底捞的市值再添一把火,没想到最后连生存下去都成了问题。
2021年2月,海底捞在港交所创下了85.75港元每股的历史新高,市值一度高达4700亿港元。
然而,2021年上半年还盈利9400万元的海底捞,却在2021年全年亏损了38亿至45亿元。这个亏损,相当于2018年到2020年三年的利润。
如此颓废的经济市场,让海底捞受到了重创,不仅门店纷纷倒闭关停,现有的坚挺的门店也必须做点什么改变才能生存下去,要不然任由此趋势发展下去,海底捞可能就将不复存在了。
随着2022年,一张海底捞在门店里摆放着各种售卖的新鲜水果的照片在网上疯狂流传时,所有网友看到了海底捞正在为活下去而努力着。
从图片上看,海底捞门口摆放了置物架以及水果保鲜柜,里面装满了西瓜、芒果、凤梨、哈密果等多种水果。
而在这些水果中,有的是用精美盒子包装起来的果切,也有直接论斤称的实惠水果,但是总体来说这些水果的价格要比市面上超市卖的水果价格要低一些。
这样一来,就有很多网友会问海底捞卖水果这么便宜,品质会好吗?
据了解,海底捞在自己家的微信公众号上曾经就这一疑问发表了回应,说海底捞会有专门采购水果的采购员。
采购员会从品种、品质、口感以及甜度和外观等多种方面筛选出最优质、符合要求的高品质水果,只有这样的优质水果才会出现在海底捞的门店售卖架上,所以说海底捞虽然做起了水果生意,但是还依然保持着高品质的服务。
不仅是水果生意,海底捞还开起了早餐店,虽然只有一种套餐,但是因为比市场价格低廉、种类和品质也都比较好,有很多顾客前来购买。
6元的套餐里不仅有肉包子、烧麦、菜叶蛋、凉菜,还包括不同种类的粥,每天菜品都不几乎不重样,以来满足不同人的用餐需求。
只卖早餐可是满足不了打工人的日常需求,所以海底捞还做起了盒饭生意,一份有着蛋花汤、两荤一素的盒饭只卖10元,这价格和性价比太高了,所以海底捞盒饭一经上线每天都被疯抢,据说一天能卖出300多份。
可能有很多人说这些自救方法都不是海底捞擅长的领域,但其实海底捞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早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海底捞门店的员工就推着小推车,带着一些自热火锅和海底捞的火锅底料,走进全国各大商业街进行售卖。
不仅如此,只要前来购买自热火锅的顾客,员工还会送上一份水果,员工说这种摆摊式的售卖方式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在疫情不能堂食的情况下,可以让更多人吃上海底捞、了解海底捞,是为了拉近海底捞和顾客之间的距离。
看到这些自救方式,有很多人会质疑海底捞太贪心了,什么东西都想分一杯羹,但是没有办法,在疫情的阴霾下,海底捞只能开启全线作战的方式,只为了活下去的坚定信念。
其实,海底捞这种“打不死的小强”的坚韧和顽强劲,是值得所有餐饮业的人学习的。
在疫情这三年,大家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餐饮业纷纷倒闭或者裁员,而这样下来,不仅有很多人失业,我国的经济更会飞速下降,所以只有依靠活下去的信念和创新的自救办法才能稳定局面。
不仅海底捞,在我国还有很多企业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比如苏州的“牛好牛”,也是一个火锅品牌,为了在疫情之下生存下去,在火锅的基础上,卖起了牛肉粉、牛肉面和卤牛肉。
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五菱汽车、格力电器等公司都曾经卖过口罩、消毒液,比亚迪据说还一不小心卖成了全球口罩之王,比卖汽车都要挣钱。
所以说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扩展业务是可以被理解的,甚至是被我们所有消费者支持的,因为虽然海底捞卖起了别的东西,丝毫没有影响它在火锅界的地位。
其实不仅是像海底捞这样的企业受到疫情影响需要拓展业务,海南航空的空姐们也同样做起了副业。
去年,有不少网友发现海南航空的空姐们同样是穿着制服,却不是出现在飞机上,而是化身为直播带货的的主播出现在了直播间里。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只是因为要活下去。据一位在职空姐介绍,因为疫情的原因,近几年,一个月最高的飞行时间是在70小时,每个月几乎也就只有30到40小时的飞行时间。
而空乘人员的基本工资也就只有两三千元,主要收入还是要依靠飞行时间的,但是现在飞行时间太短了,导致空姐们的收入直线下降,平均一个月到手也就只有5000元。
但是在疫情严重的时期,可能还会面临停飞的风险,那样一个月也就只能拿最基本的工资了,2000到3000元有点不够花。
有些网友听了空姐们的工资都觉得是有点低了,所以把矛头纷纷指向了航空公司,指责公司压榨空姐们,但其实空姐们的工资低,是因为航空公司不仅不盈利,每天还要面对严重的亏损。
2021年,国内国航、南航以及东航都有着巨大的亏损,合计一年亏损了410亿元,所以航空公司为了活下去,也开始另辟蹊径。
厦航也和海底捞一样卖过盒饭,川航也卖过火锅外卖......
而南航公司却让空姐们化身为带货主播卖起了化妆品,在刚开始的时候空姐们还是有点抗拒的,毕竟这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但是没有办法为了生存下去,也必须得行动起来,改变自己。
其实,南航的空姐们面对这一场场直播,最难的可不是站上去的信心,而是要对一个个化妆品了解的十分透彻,还要懂得顾客的心理,才能直播间能卖出去货,挣得到钱。
所以南航的空姐们开始疯狂补课,而且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每一场直播所要上的化妆品,都要经过空姐们的严格筛选以及试用。
因此,现在我们走进南航的直播间里,会看到极具有专业知识的空姐们卖力推销着自己已经试用过的化妆品,而且还会听到原本温柔的空姐的声音也因为直播带货变得有些声嘶力竭。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想要活下去,所以这所有的改变都是正确的,只要空姐们不忘记为顾客带来高质量的服务、把控好产品的质量,不挣昧心的钱,就应该被所有人尊重。
其实,空姐改行做起了带货主播不算稀奇,这两年爆火的新东方老师董宇辉也是同样从一名老师变成了带货主播,而这也是迫于疫情和双减政策的双重压力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新东方在教育培训行业里可算得上是翘楚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却面临大批量裁员的困境,创始人俞敏洪不忍心看到自己旗下的优质老师们丢了工作,所以开始带着团队寻求自救办法,于是挤进了带货直播的热潮中,开通了东方甄选直播间。
在这直播间里,带货主播都是拥有着高学历的老师,所以说不仅产品的相关知识记得牢固,还时不时地会为直播间里的顾客们上一堂课,尤其新东方是以教英语出名的,所以有时还会为顾客带上一场双语带货直播。
虽然东方甄选刚开始成立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但是当真正的知识走进直播间,被更多的人口口相传的时候,东方甄选以及带货老师们火起来了,而这场属于教育培训行业的自救也大获成功。
根据最新披露的半年报,2022年6月到11月的半年内,东方甄选旗下6个直播间一共实现了48亿元GMV。新东方在线 CEO 孙东旭称,直播电商收入超过 5 亿元,为新东方在线贡献了过去半年 85% 的收入。
202年6月东方甄选出圈以来,新东方股价也从13美元涨至45美元,上涨近2.5倍;相比 2022 年2月不到1美元的低谷时期,更是在1年里上涨近50 倍。
而港股上市的新东方在线则在七个月里翻了16倍,从3.5港元涨到73.3港元,目前市值740 亿港元,较2022 年低谷时期涨了近 700 亿港元。
这一项项的数据也更加证明着新东方转型的正确性,并且新东方的教育业务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双减给公司带来动荡也基本收尾,之后的新东方只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走下去。
据说,一个跳蚤本可以轻轻松松跳一米多高,但当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跳蚤跳起来,撞到盖子,撞几次后,拿掉盖子,发现跳蚤虽在继续跳,却跳不到一米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
原因是,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并适应了这种情况,而且不再改变。
有时候,人和跳蚤差不多,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海底捞、南航以及新东方等在受到各种影响下生存的企业,其实目标特简单,就是依靠“活下去”的强烈的求生欲,才让各大企业绝地求生。
而在这场疫情下,或者是在面临各种困难的环境下,作为我们个人,也要学习企业顽强活下去的坚定信念以及不断寻求改变的创新态度,才能战胜困难,拥抱更好的生活。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棉花籽的后花园本文既有肉类供应商,又有蘸料、小吃、调料供应商,先点赞收藏慢慢看。第一家:千味央厨他家专门跟各大餐饮连锁店、酒店、团体食堂合作的。最出名的是它家的肯德基和永和的安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