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6:32:35 | 浏览:3
作为火锅界的明星,海底捞上市之后创造了餐饮行业的神话,然而近期其股价一再走低,5月6日一度暴跌近10%。自今年2月16日的高点以来,截至5月7日,56个交易日海底捞股价已接近腰斩,累计跌幅达47.47%。
海底捞股价腰斩
5月6日,海底捞股价收盘大跌7.40%,5月7日开盘后,海底捞股价继续下跌,截至收盘跌2.92%,自今年2月16日以来,海底捞股价从85.80港元变为目前的43.15港元,最新市值2287亿港元,较2月最高市值蒸发2085亿港元。
6日,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报告中引述海底捞管理层透露,今年4月份旗下餐厅整体翻桌率低于3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约70%水平,亦较3月份的3.5至3.7次下跌,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报告称,从年初至今,海底捞在全国已开设约200家新店,4月份开设约40家新店,开店步伐符合预期。5月1日至5日的五一长假期间,海底捞整体翻桌率为约4.5至5次。
海底捞股价一再走低,部分原因或是业绩影响。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玲 摄(资料图)
今年3月,海底捞发布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海底捞集团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净利润3.09亿元,同比下降86.8%。根据公司公告,净利减少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导致门店客流量减少,及汇率波动出现净汇兑损失。
在净利大幅收窄之时,海底捞门店扩张速度未减。2020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业544家海底捞门店,全球门店网络增至1298家,平均每天开出1.5家门店,创下公司成立以来开店速度的新高。
海底捞管理层在2020年报中也做了很多反思:“年内本集团利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这样的经营结果无疑为管理层敲响了警钟,暴露了我们的管理短板和应对能力不足的缺陷。比如下半年出现员工人手短缺的情况,董事会、管理层和有关雇员举行了20余次会议,都未能找到有效解决方案,严重影响了到店顾客的消费体验。”
面对业绩压力,海底捞的涨价也在“悄悄进行”,财报显示,海底捞2020年人均消费达到110元,高于2019年的105.2元。
海底捞曾经在2020年4月上调了部分菜品价格,涨价比例为6%。曾遭到不少用户在网络上的情绪反弹后,海底捞就涨价一事致歉,并承诺将价格调回到涨价前的水平。
还有一个原因,或许是海底捞前期涨幅过大。在整个2020年,海底捞股价累计涨幅高达91.5%。
热衷跨界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年来海底捞热衷跨界,继冒菜、盖面、土豆粉等中餐品类后,近期海底捞又卖起了“炒鸡”。
海底捞旗下新品牌“苗师兄鲜炒鸡”登陆郑州,已开出两家店。目前,店内主要经营4种口味的炒鸡,从麻辣、香辣、藤椒到酱香,辣度依次降低。此外还有炒鸡伴侣、卤味、炸串、甜品等多个品类,人均客单价为50元左右。
来自“苗师兄鲜炒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显示,该品牌隶属于郑州苗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海底捞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优鼎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100%投资。
海底捞此前已连续推出过多个子品牌。包括“佰麸私房面”“新秦派面馆”“十八汆”“捞派有面儿”“饭饭林”“秦小贤”等品牌,涉及面点、盖浇饭、风味小吃等不同品类,基本都是走“低价策略+区域特点单品”的路线。
分析认为,海底捞目前尝试的创业项目,基本都可以借力它的供应链优势,食材可以依靠中央厨房集中采购,提高效率方面则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采取自主取餐等方式实现。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机构:看好餐饮连锁化
经历大跌的餐饮股不止海底捞一个。2021年春节以来,港股餐饮龙头集体走低,其中,九毛九下跌17%;呷哺呷哺跌幅更甚,自2月11日的最高点,截至5月6日,暴跌近60%,市值蒸发逾166亿港元。
此外,作为海底捞上游供应商,颐海国际的股价自2月以来也惨遭腰斩,跌幅达51.4%。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业绩大跌,但颐海国际业绩仍维持两成左右增长。颐海国际2020年实现收入53.60亿元,同比增长25.2%;年内溢利为9.83亿元,同比增加23.63%。
机构仍对餐饮业持相对乐观预期。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观点表示,虽然疫情对餐饮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但新设门店使海底捞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随着中国低线城市渗透力度加大以及新冠疫情后可能出现的市场整合,预计2022年海底捞中国门店数量或将翻倍至1661家。
国盛证券认为,餐饮行业体量大、增速高,连锁化率向上空间大。我国餐饮连锁化率至2019年达到10.3%。相比于美国、日本餐饮连锁化率分别为54.3%、49.7%,餐饮连锁化率上行空间仍大。城镇化趋势下生活节奏加快,大众快餐消费近年来蓬勃发展,火锅、茶饮是高增长赛道;“中央厨房+连锁门店”模式助力易标准化的快餐品类突破增长瓶颈。
招银国际预计,中国餐饮业将实现更彻底的复苏,而受惠于2021年的快速扩张,龙头公司将从中受益更多。从长远来看,与美国相比,中国市场仍然高度分散,因此重申对九毛九、海底捞、百胜中国和大家乐等龙头的买入评级。
编辑|卢祥勇 杜恒峰
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每经App、中国证券报、界面新闻等
每日经济新闻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棉花籽的后花园本文既有肉类供应商,又有蘸料、小吃、调料供应商,先点赞收藏慢慢看。第一家:千味央厨他家专门跟各大餐饮连锁店、酒店、团体食堂合作的。最出名的是它家的肯德基和永和的安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