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6:30:52 | 浏览:3
国内市值最高的餐饮企业发成绩单了。
2月24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码:6862.HK,下称“海底捞”)发布正面盈利预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底捞年度收入预计不少于346亿元人民币,录得净利润不低于13亿元,对比上年度净亏损约41.612亿元,实现扭亏。 预期利润主要归因于“啄木鸟”计划的实施,使餐厅营运效率提高,新冠疫情的缓和使得餐厅经营表现明显好转,以及回购票据获得的非经常性收益。
海底捞的成绩单犹如行业晴雨表,从此次扭亏为盈,无疑释放出行业积极信号。
1-2月节庆不断,拉动消费明显
据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防疫政策的调整叠加节庆消费刺激,聚会社交的需求逐步释放,公司团建、亲友聚会的需求显著增加。到春节,消费市场彻底被点燃。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服务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5%,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增长8.1%。
海底捞的表现也是一路向好,1月23日大年初二开始,全国海底捞门店的客流就开始大幅度增长,在23日到27日的5天里,共计接待顾客超650万人次,比上周同期客流增长20%。1月26日是传统的初五迎财神吉日,海底捞单日接待顾客超135万人次,这一数据已经超越了今年元旦的阶段性客流高峰。而随后的元宵节、情人节等节假日,都在刺激顾客的消费热情进一步恢复。今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海底捞全国门店接待人次超140万,同比2022年情人节增长超25%。与此同时,情人节当天海底捞的外送订单量也出现明显上涨,环比上周同期增长2.4倍,同比2022年情人节增长2.1倍。而在刚刚过去的2月18日、19日周末两天,海底捞全国门店接待量,比一月份过年前的周末客流上升了15%。
海底捞方面表示,随着国内各项“稳经济”政策不断落实落细,消费潜力还将进一步被激活、释放。
海外门店客流量及翻台率显著上升
此外,由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分拆独立,负责海外市场业务运营的公司——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码:9658.HK,下称“特海国际”)也于同日发布盈利预警-亏损减少。截至2022年12月31日,特海国际的年度收入预计超5.58亿美元,较上年营收增长78.6%。特海国际于2022年12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按2021年的收入及自营餐厅覆盖的国家数目计,特海国际是国际市场上源自中国的最大中式餐饮品牌。
特海国际的盈利预警公告中称,2022年期间,多个国家陆续取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实施的堂食限制令,使得旗下餐厅逐步恢复正常运营,客流量及翻台率显著上升,同时餐厅数量较2021年进一步扩张,因此营收获得大幅提升。
2012年,海外首家海底捞火锅在新加坡克拉码头开业,迈出了品牌国际化发展的第一步。截至2022年6月30日,特海国际在大中华市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国际化发展版图已经遍及四大洲11个国家,共计开设了110家餐厅。特海国际于2022年12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按2021年的收入及自营餐厅覆盖的国家数目计,特海国际是国际市场上源自中国的最大中式餐饮品牌。
海底捞逾 10 年的国际化的过程,反映了随着中国文化的出海,海外中式餐饮已经从“移民餐饮”,转变为中餐出海的“品牌餐饮”。
而随着全球新冠疫情影响的消退,海底捞财报表示,在内部管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特海国际董事会相信本集团的业务表现将持续改善。
【记者】李劼
【作者】 李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国内市值最高的餐饮企业发成绩单了。2月24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码:6862.HK,下称“海底捞”)发布正面盈利预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底捞年度收入预计不少于346亿元人民币,录得净利润不低于13亿元,对比上年度
3月30日,海底捞(06862.HK)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底捞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347.41亿元,净利润约13.74亿元。其中,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人民币310.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